泉州十八风景 1清源山-泉州城北屏障 2***寺-市区西街3崇武古城-惠安县东南海滨 4府文庙-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 5西湖公园-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 6深沪湾-晋江东南海滨 7牛姆林-永春(闽南西双版纳)
8清水岩-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 9天后宫-泉州市10五里桥-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处 11东湖公园-泉州东湖 12洛阳桥-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
13黄金海岸-石狮永宁镇 14仙公山-洛江区马甲镇 15蔡氏古民居-南安官桥漳里村 16岱仙瀑布-德化县水口镇 17郑成功史迹-南安石井镇、水头镇 18涂门街-泉州市区中心地带
泉州有这些闽南特色建筑:
1.番仔楼,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番仔楼以闽南泉州数量及精品为多,其中又以泉州永宁镇为主要代表。
2.手巾寮,手巾寮为纵向延伸带状分布单开间,面宽约4~7米,进深视用地面积而定。其门厅为店铺,后为住宅,内设置有天井、厅堂、厨房、卧室等。
手巾寮主要分布在泉州市鲤城区一带。
3骑楼, 泉州中山路浓缩南国建筑风格,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福建的骑楼主要分布在厦漳泉。
4.蚵壳厝。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 “蚵壳厝”是闽南建筑的一大奇观,主要分布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社区、法石社区、东梅社区和金崎社区一带,其中以蟳埔社区最为集中。
5.红砖古厝,被誉为“闽南建筑大观园”的蔡氏古民居,由旅菲华侨蔡其昌、蔡资深父子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建,清宣统三年(1911年)竣工,先后经历40多年。红砖古厝主要分布于泉、厦、漳及金门等地。
6.廊桥,综观福建廊桥 桥屋的结构、造型和细部做法,最主要的建筑特色有两个:一是内部构架和中国其他传统建筑一样,属于木结构体系;二是外部造型美观,屋顶形式因廊、屋、亭、阁的不同而变化多样、绚丽多彩 。
福建闽南地区的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在永春等县市。
7.彩石,樟脚村石头厝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源之地。这里有地道的闽南风俗、古早味,也有保留完好的闽南传统建筑。闽南建筑也就是红砖古厝,出砖入石和高跷的燕尾。当然,近代来传统民居和也南洋建筑结合,形成了番仔楼。
在泉州想要看闽南建筑,一片是位于晋江的五店市历史街区(图1-图3)。但是五店市的建筑,都是从晋江各地***归来复建的。
另外,泉州市区的西街,是一片保留相对较完整的历史街区。区内的建筑多为闽南传统建筑,其中的***寺是一座闽南风情的寺庙(图4-图6),有着千年的历史,是福建区域内最大的佛教寺庙。
福建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组织评审的78个拟列为第五批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候选名单已提请省***审批公布,目前正在公示期间。其中,泉州共有11个镇、村榜上有名!
泉州入选候选名单的镇村
永春县岵山镇
石狮市永宁镇
南安市丰州镇
永春县五里街镇西安村
目前泉州获得认定的历史文化名村共有7个,分别是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村、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永春县五里街镇西安村、德化县龙门滩镇霞山村。其中金井镇福全村是第三批国家级的,后龙镇土坑村是第二批省级的,其他五个都是第五批省级的。
福全村位于晋江市金井镇,距泉州45公里,离金井镇区3公里。古时称“所内”,因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卫城,村在所城之内。相传,古时大船,名“福船”,因“福船”谐音“福全”,故称“福全”。福全村至今城内外犹存许多文物古迹,古民俗和民间传说。城内外遍布多处摩崖石刻、摩崖造像、碑刻、古碑、古坊、古塔、古庙、古建筑和古街道。
推荐:元龙山摩崖石刻、无尾塔、留从效庙
福林村位于龙湖镇西部,以陈氏最早开基于山林而名“陈林”。又因檀树成片,而称檀林;又弘一法师,曾至该村福林寺隐居,今改名福林村则取自福林寺名。华侨多是它的一大特点,福林古街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筹建,资金基本来源于华侨。村里有“粘”氏的满族,即古代女真族。
推荐:福林古街、福林寺、番仔楼.
土坑村地处泉港区后龙镇中部,是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泉港区革命老区据点村之一。村内共有古民居27座,但倒塌毁坏近半,现保存较完好的古大厝有15座,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庭院式砖石木结构。在古民居内外,石制品随处可见,屋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雕塑。
推荐:白石宫、民俗文化陈列馆、岩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