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ladmin

漳州林语堂纪念馆

ysladmin 旅游体验 2024-05-25 13浏览 0

漳州林语堂天宝故居好玩吗?

林语堂天宝故居位于天宝镇珠里村,之所以选择建在这个地方,是因为漳州天宝镇五里沙村是林语堂先生的祖籍地,他的父母都墓葬于此。晚年的林语堂因为思念家乡一直想迁居漳州,但因各种原因无法回乡,因此定居台湾,在漳州天宝镇五里沙村修建林语堂故居也是圆了其家乡梦,同时让漳州人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林语堂台北故居的容貌。

林语堂天宝故居是仿建林语堂台北的故居的。林语堂的台北故居位于阳明山腰,建于1966年,台北故居是林语堂亲手设计的,别有一番风味。白墙、回廊、鱼塘的中式风格和西班牙式的螺旋廊柱、西式拱门的西式风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而位于漳州天宝镇的林语堂故居正是根据其台北的故居进行仿建的,其阳台的位置可以俯瞰故乡五里沙的村貌,同时林语堂天宝故居周围还有香蕉海环绕,于台北林语堂故居类似。虽然是仿建,林语堂天宝故居和林语堂台北故居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比较大的不同就是林语堂天宝故居琉璃瓦的颜色是红瓦,而台北林语堂故居则蓝瓦白墙。同时林语堂天宝故居还有林语堂先生蜡像,增加了林语堂夫人卧室、客厅原貌复原以及展馆局部等内容。

林语堂天宝故居,依山而建,楼高二层,红瓦白墙,集东方情调与西方韵味相互融合。四合院内有西班牙式螺旋廊柱,红砖之上却是西式白色水泥拉毛外墙。“寿”字书法作品与国外画家所作油画同挂墙上。故居中有林语堂先生蜡像,安坐于书房,手持烟斗,笑容和蔼。同时故居内还设有“梦回馆”,里面展示了林语堂的手稿、烟斗等物件,还有他设计的打字机,喜欢的故乡菜肴等等。到处有都是文学***生活和热爱的点点滴滴。

漳州林语堂纪念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顷蕉海林掩映红瓦白墙,在这林语堂天宝故居的阳台上,望着郁郁葱葱的香蕉林,微风袭来,若有所思,应该会对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快哉”之感感同身受吧。

(闽南网 苏仕颖)

古城林语堂文学馆介绍?

林语堂文学馆2007年12月6日在文学***林语堂的出生地——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建成开馆。台湾林语堂故居主任蔡佳芳、文物专员陈怡燕等应邀出席开馆仪式。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何少川,香港集达集团董事长、香港漳州同乡会理事长杨集文一起为文学馆林语堂塑像揭幕。

漳州林语堂纪念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俊豪集团***朱树豪捐资45万元兴建的平和林语堂文学馆,占地18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设有展厅、音像室、研究室等。

林语堂是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什么村的?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漳州有没有名人故居?

漳州是个历史名城,686年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敕建漳州郡,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漳州有很多名人故居,包括芝山红楼龙海市白云岩***书院(朱熹);芗城区简氏侨馆(简大狮避难所);云霄县秋瑾故居;芗城区汪春源故居;东山县黄道周故居;漳浦县黄道周讲学处;漳浦县蔡新故居;漳浦县蓝廷珍府第;芗城区杨骚故居;芗城区蔡氏民居(蔡竹禅故居);平和县林语堂故居等。以下就简要介绍几个。

漳州林语堂纪念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芝山红楼

首先要说说***曾经住过的芝山红楼。芝山红楼,又称***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1957年开放,1962年更名为“***居住纪念馆”,1967年改名为“***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芝山红楼坐北朝南,是一栋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底层为地下室,墙体用条石垒砌而成,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带有前廊,罗马拉式拱顶,三楼有凉露台,平面布局较合理,有明显的西式风格,楼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正面和东侧围墙上留有工农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革命标语和口号。纪念馆馆藏丰富,有文物近千件。既有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大量党史资料,又有红军攻克漳州照片、红军战利品、宣传品和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袖章等实物,还有***当年工作生活用品。

  • 林语堂纪念馆

林语堂纪念馆,坐落在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林语堂纪念馆。这里天蓝水碧,十里蕉香,纪念馆依山而建,主体为二层环型建筑,正面古色古香,环型结构却近于西化。中国书法家协会***沈鹏为“林语堂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设计制作。馆内展示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200多部,不同时期的林语堂照片100多幅,还有林语堂手迹,林语堂使用过的物品等。纪念馆从建筑设计,馆名题写,到塑像雕刻皆为中国一流专家所创作,展现极高的艺术水准,堪称“名人名馆”。

  • 黄道周讲学处、黄道周墓

黄道周(1585~1646)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初九(3月9日),道周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今东山县铜陵镇,出生世家,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11岁即善文章;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18岁居铜山海中塔屿耕读攻《易》;20岁开始与灵通山结缘;23岁始致力讲学著作;25岁携母迁居漳浦县城;28岁后隐于县城东郊的东皋攻书。

在漳浦县城,有两处古朴而僻静的所在,皆属黄道周。一处是东皋书舍,位于县城东郊石斋村前。四百年前,黄道周在此修学讲学。明亡后,书舍改名“明诚堂”以明志。如今,这里成为黄道周讲学处、故居,舍中字画、图像、石刻等物件,向人们诉说着黄道周的一生。一处是黄道周墓。1646年,黄道周在南京就义,门生花重金将其骨骸运抵漳浦安葬。墓旁安葬随同赴难的四位门人。如今,墓周边兴建黄道周公园。在民间,黄道周“由人成神”、享受香火,其精神历久弥新。朝代更迭,黄道周始终深受世人推崇、敬重,其遗迹得以完善保存。(闽南网 连培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漳州林语堂纪念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