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南锣鼓巷,有啥特色么?
媒体,自媒体,还有一些回答者都说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保存最完整胡同,这点我不反对,也的确是事实,但那说的不是现在而是最起码20多年前南锣鼓巷。现在的南锣鼓巷就是一条在每个城市都会有的,本地人嗤之以鼻,外地旅游者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的,商业色彩极其浓重的旅游景点。
我出生和成长在东皇城根,离南锣鼓巷走路也就五六分钟的路程,小时候夏天去什刹海游泳,冬天去什刹海滑冰都会从南锣鼓巷穿过去(那时骑车带人要罚款的每人一元,所以结伴出行的时候都会选择钻胡同)。南锣鼓巷是一条非常安静的胡同。胡同北口进入不远东侧是中央戏剧学院破旧的校门,胡同中段东侧和西侧有个副食店和粮店,胡同南口西侧有一个专门经营双鹿暖瓶和暖瓶胆的商店,这就是过去南锣鼓巷的全部商业氛围。后来中戏的大门翻建了,盖起了对外开放的小剧场(最初的中戏剧场是不对外的,都是中戏内部的一些汇报演出,我们都是偷偷就进去)。剧场的建成周边开始出现了几个卖小食品的小店,因为中戏的存在慢慢的周围开始出现了一些装修有特色的饭馆,酒吧,具有文化特色的服饰。因为靠近什刹海和鼓楼,处在一个商业旅游圈,国家开始出钱盖起了牌楼,地面铺上了大理石,慢慢的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除了打着老北京胡同的名义,里面的经营者和小吃,商品,几乎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没有任何关系。
谢诚邀!北京南锣鼓巷去过,很好玩的一个地方。各种风味小吃店, 酒吧, 咖啡馆很多,卖各种各样的小手工艺品也不少,可以说各种货色商品琳琅满目,样样齐全。
我觉得最有特色的地方还是历史上名人住过的地方。南锣鼓巷形容得不雅一点就好像一条鲤鱼刺一样,南北走向,全长不到八百米。一条主胡同分布着许多东西方向的小胡同。而这些胡同巷里就有很多过去名人住过的宅第。简单地说几个吧 ;
第一,二张图片。茅盾故居(两进四合院),只是门不大。(后圆恩寺胡同)
第三,四图片。<大宅门>里白七爷白景琦的府邸(宅院3000平),门口也不大,想象中的大门没看到。
第五张图片是齐白石的故居。(雨儿胡同)
所以,当我们来到伟大的祖国首都北京,感受国家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及我们在欣赏雄伟壮丽的天安门,长城以及故宫,颐和园的同时,抽出点时间到南锣鼓巷转一转,玩一玩是很有雅趣的。我们在南锣鼓巷品尝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和欣赏眼花缭乱的小百货物件时,千万不要错过帽儿胡同,菊儿胡同这些好玩的地方。
南锣鼓巷就是一个小商贩集聚的地方,只不过是有关部门同意了,是有关部门给予了通行证。有几个不是开墙打洞的?难道这样就合理了。真正的南锣鼓巷是这样的吗?现在的南锣鼓巷就是城市的环境污染。持久下去弊端多多,让时间来见证吧?
要说特色,那就是南方人没看到过的北京胡同风味!要说没特色,那就是很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美食街一样,卖的吃的都是一路货!
小吃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变成了南锣鼓巷上的主流,并荒唐地顶着“老北京”的名号,销售从盐酥鸡到臭豆腐的几乎所有廉价小食。而一旦店内的小伙吆喝起来、或是打出“买一送一”的旗号,街上本已拥挤的游客人潮,就会在这些店面前,变成更为集中的“堵点”。
又如工艺品店。和别处毫无二致的竹雕、木刀、牛角梳、丝绸围巾、民族风挂件、佛牌、珠串和招贴画……这里就像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开出的一个个分店。但他们的生意不太稳定,只要街边新开出一家日韩风格、店堂明亮的 10 元店,顾客就会被抢走;
街上的人也变多、变杂了。2005 年,南锣鼓巷一年的客流不到 6 万人;2009 年,这个数字上涨到 160 万。在暑***的高峰期,这里曾经一天就要接待 15 万人,顺着拥挤的、时走时停的人群,从头到尾挪完整条街,要花一个小时以上。
更糟糕的是,这种气息正逐渐沾染到每一个城市中心都有的那条仿古旅游街上:上海的“城隍庙”、“田子坊”、成都的“宽窄巷子”、南京的“夫子庙”、杭州的“河坊街”、长沙的“火宫殿”……这些街道仿佛就是为游客们那些最基础的需求而建起来的:解馋,解渴,贪便宜,猎奇。
而曾经在这里生长出来、或是被保留下来的好东西,则是节节败退。
因为谈不拢房租,在南锣鼓巷打出名气的咖啡馆“喜鹊”在 2010 年被房东砸了门脸;在田子坊,以陈逸飞工作室闻名的“画家楼”还在,此前入驻的尔冬强等艺术家却搬走了;即使你不知道正宗的老北京口味是什么样的,可能也不会觉得“文宇奶酪”用 12 块钱一份卖的,还是老字号“三元梅园”师傅的手艺。
一切似乎又退化回了糟糕的跟团游时代。
没有一次旅行是完全令人愉悦的、没有一家景区内的商店是值得信赖的;那些带着本地特色、又没沾染太多商业气息的东西和风景,自然是欠奉的;如果不想花太多冤枉钱,你最好捂住口袋,远离每个人山人海的景点。
总体来说,南锣鼓巷是白瞎了京城一处难得的能保持原貌的胡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